您好,欢迎来到上海超办网丨专业写字楼租赁服务商
021-64202027

全新定义长三角CBD!民企总部加入“大虹桥”一起“飞”

两个月前,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式启动面向长三角的“招商推介计划”,全力构筑“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”。一时间,加入“大虹桥”一起“飞”,成了长三角民营企业的高频热词。设总部、增投资、强功能,民企总部为何纷纷抢滩“大虹桥”?区位优势、人才高地、全球化布局……每一家已经或即将搬入“大虹桥”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本账。

如今,在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,已拥有超7万家企业和机构入驻,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超过400家,民营企业总部与全球500强、外资地区总部等共享“朋友圈”,助力“大虹桥”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“极中极”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“彩虹桥”。

微信图片_20211229162158.jpg

同城化优势 全新定义CBD  

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坐拥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,凭借“大交通”,与机场、高铁、地铁、公交比邻而居,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小时通勤圈,实现同城化发展,已重新定义长三角CBD(中央商务区)。

今年9月,黑湖科技将企业总部从南京搬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。10月28日,在商务区举办的“长三角区域民营企业投资项目集体签约”活动上,黑湖科技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周宇翔宣布,两年内将以商务区长宁片区为核心,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业能力中心以及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。

事实上,成立于2016年的黑湖科技,对商务区并不陌生。创业之初,周宇翔就在新华路附近租了一个招待所,和几位创始人一起写代码、做测试。随后他们辗转在上海多地,最终还是把企业总部搬到了商务区,回到“梦开始的地方”。

“我们是一家以数据驱动创新制造的年轻公司,用轻量高效的方式,为企业提供基于云端、算法驱动、灵活可配置的制造协同系统,帮助传统制造业完成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。而长三角地区正是国内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集聚区,对转型升级的需求更迫切,态度更开放,也更有创新精神。”他告诉记者,在与公司合作的工厂中,长三角企业占比很高,包括农夫山泉、海天塑基、维益食品、早安巴黎等,因此黑湖把产研基地都放在了上海。

“以上海虹桥站为圆心,我们到长三角各个主要城市谈合作、做项目,只要一两个小时,可以当天来回。”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庞大优质的客户资源,是黑湖选择“大虹桥”的重要原因,而与其“英雄所见略同”的企业不在少数。

2019年,锅圈食汇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注册设立了锅圈供应链(上海)有限公司,将投资、结算、销售、研发、培训等总部功能布局在商务区,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拓店。锅圈负责人说,尝到了“大交通”的甜头,锅圈仿效总部商务区的模式来选址区域总部,将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办公地点均设置在了紧邻高铁站的位置。如江苏省大区的办公室紧邻南京南站,浙江省大区的办公室紧邻杭州东站。“一段时间以后,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往来沟通十分方便,两个月前就合并了苏浙沪三个大区,由一位区域总经理来负责,三套班子、三组人马全部打通,资源可以复用,人员成本也降低了。”

微信图片_20211229162244.jpg

家门口资源  离世界更近了  

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不仅是长三角的咽喉要地,同时也是面向海外市场的“世界的登机口”。入驻企业惊喜地发现,到了商务区,不管是哪个领域、哪种资源,都能找到高效的对接方式,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。

营收百亿,税收过亿,入驻商务区2年多,锅圈就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赛道,成为了社区餐饮数字化新零售的“独角兽”。在锅圈负责人看来,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选对了“娘家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
“入驻最大的感受,就是‘离世界更近了’。”他说,在商务区,上下游产业的互补、产业集聚的效应明显,和锅圈密切合作的国内外企业都在这里。“过去我们要和合作伙伴见面,必须打好出差报告,预留两天。现在只要发个微信,约好几点碰头,不久就能相聚洽谈,效率大大提高。”

更让他憧憬的,是每年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,将全球好物送到了家门口。“锅圈的愿景是‘收集全球好食材,世界美味共分享’。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,商务区正在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,与我们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。”他说,进博会举办到第四届,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资源累积,为锅圈引入进口高端好食材打好了基础。“今年我们在进博会上采购了不到10亿元的进口商品,预计明年会增加到15到20亿元。将充分利用‘大虹桥’作为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优势,把企业做得更强大。”

事实上,锅圈负责人所提到的国内国际两种资源,也是周宇翔所看重的“朋友圈”。作为入口级工业协同平台,企业要与多类上下游企业打交道,粗略一算就能发现,大量优质合作伙伴已经提前一步来到这里,包括中国移动等运营商、阿里巴巴等云计算企业、霍尼韦尔等自动化控制及工业平台,以及麦肯锡等咨询机构。

“大虹桥”的资源优势还在于人才高地。“近两年我们的数字化部门快速扩充,从IT到中台,新招了200多人,如果没有来到‘大虹桥’,很难有这样的人才储备。”锅圈负责人说,这些技术人才有的是上海本地招聘的,有的是长三角其他城市的,商务区的交通便利性让双城生活成为可能,而总部企业人才落户、建设人才公寓等一系列政策也有助于企业吸引高端人才。

微信图片_20211229162342.jpg

全方位支撑  更多“近悦远来”  

新朋友接踵而至,老朋友继续深耕,10月28日集体签约后,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总部经济集聚速度不断加快,新一批民企总部正向“大虹桥”聚拢。

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处副处长朱莹华介绍,为加快开辟总部经济、创新经济新天地,管委会已会同地产虹桥和四区政府,形成“1+1+4”招商联动机制和服务团队,实现政策叠加、服务叠加、资源叠加、智慧叠加。发出“信号”两个月来,十几家公司已经有了入驻“大虹桥”的初步意愿,最近正在密切接洽中。

“一核、四片区已经形成了合力,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七八十家企业,其中一半来自长三角,目前谋求拓展国际化业务的企业对‘大虹桥’的兴趣更浓。”他告诉记者,很多企业表示,一旦要走向国际,上海是最好的着力点,而“大虹桥”提供了“大脑在上海,身体在长三角”的协同发展优势,正逐步成为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、走向国际循环的桥头堡。

发现入驻企业在国际化上的雄心,商务区管委会也开始搭建“出海”平台,通过国际专业机构汇聚全球商贸资源。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福安表示:“目前大虹桥已设立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服务中心,下一步还会设立企业‘走出去’指导中心,引入国际商务合作伙伴机制,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市场主体国际化发展,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。”目前,普华永道、安永、戴德梁行、仲量联行、高伟绅律所等首批伙伴已集中亮相。

商务区的政策红利也在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不久前,管委会牵头长宁、青浦、嘉定、闵行4个区制订了《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关于支持内资总部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》,聚焦本土跨国公司、央企第二总部、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等,给予落地营运、能级提升、人才发展、国际商务合作等四方面支持,设置最高3000万元的营运补贴,形成市、区政策的全方位赋能。已加入商务区总部经济“朋友圈”的锅圈透露:“我们已经打了申请,根据政策,有望拿到2000万元的营运补贴。”

更具吸引力的总部政策、更精准有力的招商推介、更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,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已全面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,吸引培育高能级总部机构,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升级新高地。到2025年,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,通过产业发展之“核”、国际贸易之“核”、要素配置之“核”、高端商务之“核”、人才荟萃之“核”,真正形成“动力核”“极中极”。

 

转载·来自上海虹桥


返回
顶部
0.180852s